@KTzone » 消閒 - 不解之謎 » 這是真的!科學研究發現遠古人類的基因比現代人多出很多!


2015-8-24 18:25 Jaybobo
這是真的!科學研究發現遠古人類的基因比現代人多出很多!

[img]http://i1.funpeer.com/58o8JFZfqGG0.jpg[/img]

[img]http://i1.funpeer.com/CR21gE36Eu16.jpg[/img]
                  
學者們分析了生活在這地球上數百名人類的基因差異,試圖找出物競天擇這項生存法則是如何影響人類基因。華盛頓大學的基因學教授Evan Eichler向The Scientist雜誌說明了此項分析該傳達的要點為“相較於先前的研究發現,目前著重於持續找出更多關於人類的遺傳性基因變異。”




當複製或是刪除大量的DNA時,基因結構上產生的差異稱之為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nts或CNVs) 。有時其中包含多基因的基因組或重要基因調控區域。學者們認為這些變化是在選擇壓力下所產生的,指的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但是這些迫使基因生存或遭
淘汰的原因還未能得以完全理解。

[img]http://i1.funpeer.com/6FCN8fC6Gfc8.jpg[/img]

目前,艾奇勒教授和一個大型的國際團隊合作分析來自236個體基因組的拷貝數變異,其中橫跨了六大洲以及125個族群。他們也將現代人類的基因組與三名古代人的基因組做比較,其中兩組來自絕種的血統:尼安德特人以及丹尼索瓦人。此研究幫助學者們重建出在遷出非洲之前人類祖先的基因結構與主要成分。接著,為了確認可能被刪除而遺失的人類祖先排序,研究團隊將此基因組與黑猩猩和紅毛猩猩的基因做比對。他們在古代人類基因中發現了4070萬組鹼基對(base pairs),是無法在現代人類的基因參考序列中找到的。(鹼基對是由相似的鹼基所組成的,如腺嘌呤(A)、胸腺嘧啶(T)、鳥嘌呤(G)、胞嘧啶(C))。Eichler向Science News說明這些DNA足夠組成一個小染色體。

現今居住於非洲的人類擁有比較多祖先基因排序的證據。這是因為非非裔的人面臨名為基因遺瓶頸效應(genetic bottlenecks)的人口減少問題,此效應降低了種族的多樣性。這些同樣的瓶頸效應事件跟非洲人口相較之下造成比較少的刪除。

[img]http://i1.funpeer.com/1daj7F6F4B7f.jpg[/img]

此外,研究團隊發現“混合”基因是來自於古風時期人類祖先的雜交也就是現今大洋洲(上方紫色)的種族,他們保留了來自丹尼索瓦血統的大量複製基因(黑色)。他們的研究指出,當DNA的滅絕反映出天擇效果,複製基因似乎便凸顯了亞群基因組的重要性。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