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7 15:51
宅~有何不可
被日本踢出“白名單”,韓國人列起瞭日貨“黑名單”
【編輯/郝佳統籌/劉姝蓉】隨著韓日貿易摩擦持續升級,韓國社會“抵制日貨”活動正全面擴散,在此次抵制行動中首當其衝的要屬日本啤酒。據韓媒調查顯示,89.9%韓國受訪者拒絕購買日本啤酒,甚至有人稱“看到日啤就會生氣”。此外,超過200傢韓國超市和雜貨店已下架所有日本商品,日本服飾、化妝品、汽車品牌在韓7月銷量均遭遇大“跳水”。對此,日媒紛紛報道稱,此次“抵制日貨”行動不同於以往,有長期化趨勢。
[img]http://img.sina.com/spider20190807/272/w640h432/20190807/0251-iaxiufn4639321.jpg[/img]
韓國抵制日貨行動愈演愈烈(圖片來源:韓聯社)
日本啤酒在韓銷量幾乎減半
日韓貿易爭端持續多日,8月2日,日本決定將韓國移出貿易優惠“白名單”。對此,韓國民?不斷自發掀起“抵制日貨”行動表達內心的憤怒。
據多傢韓媒觀察,在此次抵制日貨行動受到最大沖擊的當屬日本啤酒品類。韓國兩大連鎖便利店CU和GS25的營業數據顯示,整個7月,日本啤酒在這兩傢的銷售額分別下降49%和40.1%。與此同時,國產啤酒或其他進口啤酒產品銷量增加。
要知道,韓國曾是日本啤酒的最大“買傢”。據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啤酒出口量的61%被韓國人購買,全年在韓消費額是79億日元(約7,313萬美元)。
韓媒近日就本國消費者對日本啤酒的態度展開調查。結果顯示,89.9%的受訪者支持抵制日貨運動,並拒絕購買日本啤酒。其中“非常贊成不購買日本啤酒,且超市及便利店不應進行打折活動”的受訪者佔79.4%。
當被問到不買日本啤酒的原因,一些受訪者表示“看到日本啤酒就會生氣”、“積極支持抵制日貨運動”、“要看別人眼色”等,甚至有受訪者表示,“原本很喜歡喝日本啤酒,但產生瞭想到要與日本較量的想法”。由此可見,抵日情緒是日本啤酒銷售大跌的主要原因。
日貨“黑名單”持續加碼
據報道,韓國人的“抵制日貨”行動持續1個月來沒有絲毫削弱趨勢,且範圍逐漸擴散到多個領域。
7月初,一份日本公司的名單在韓國各大主流社交媒體上瘋傳,該名單旨在敦促用戶參與抵制行列。據瞭解,這份“黑名單”裏包括優衣庫(Uniqlo)、大創(Daiso)、麒麟和松下(Panasonic)等日本品牌。隨著活動勢頭的增強,許多人表示願意加入。
7月中旬,根據韓國商場協會消息,超過200傢韓國超市和雜貨店已經下架瞭所有的日本商品。韓國中小個體戶總聯誼會亦表示,自聯誼會7月5日宣佈禁銷日本商品以來,已有3500多傢小商店加入抵制活動。如果繼續展開抵制運動,接下來的一週將有超過5萬傢商店加入。
同時,多數韓國民?在網上發起抵制日貨運動後,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和雜貨品牌無印良品的銷售額也分別減少瞭26.2%和19.2%。據某傢韓國百貨商店消息,7月優衣庫銷量同比減少30%。SK-II、資生堂等化妝品品牌銷量減少約20%,三宅一生等時尚品牌銷量減幅超過10%。
除此之外,日本品牌汽車在韓國銷量也遭遇大“跳水”。韓國汽車進口商和分銷商協會8月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豐田公司7月在韓汽車銷量865臺,比去年同期減少34%;本田公司7月在韓汽車銷量468臺,同比下滑34%;日產公司7月在韓汽車銷量228臺,同比下滑35%。
旅遊業方面,韓國旅日遊客預約量大幅下滑。韓國最大航空公司大韓航空7月29日宣佈,將從9月3日起停飛韓國釜山至日本北海道札幌的航班。該公司表示,停飛首爾至北海道旭川的航班也在考慮之中。此外,韓國廉價航空公司德威航空、易斯達航空和釜山航空也相繼宣佈削減或停飛韓國至日本的航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進口公司官員表示:“對日本公司來說,情況很尷尬,尤其是當它們在韓國的銷售正蓬勃發展的時候。”“由於日韓兩國的歷史和外交問題,日本品牌在韓國一直面臨著這類風險,但他們對此無能?力。”
韓國小姐、韓國公務員亦亮明態度
綜合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小姐運營單位5日表示,第59屆世界小姐大賽將於今年11月在日本東京舉辦,韓方本應派出一名韓國小姐出場,而韓國小姐選美大賽的7名獲獎者全部表達瞭拒絕參加的意向。
據瞭解,全體韓國小姐都決定不參賽,這是從1957年首屆韓國小姐大賽舉辦以來的首次。該單位表示:“對於日本的經濟報復行?,全體韓國人正當團結一致、抵制日本,因此不可能參加日本主辦的大會。全員達成瞭共識。”
韓國社會日漸高漲的反日情緒,也從普通民?蔓延到瞭公務員?體。據韓國新聞報道,韓國公務員勞動組合總聯盟(簡稱“公勞總”)6日宣佈,將參加全民性的“抵制日貨”行動,反對日本對韓採取出口限制措施。
據悉,韓國現有三大公務員工會,分別是公勞總、全國公務員勞動組合和統合公務員勞動組合。其中,公勞總現有17萬名會員,是韓國最大的公務員工會。
報道稱,韓國公勞總下屬115個機關公務員勞動組合將積極參加“抵制日貨”行動,具體內容包括:一、公共機關不購買日本產辦公用品等;二、全面拒絕赴日旅遊、進修和交流等;三、要求制定禁止公共機關購買日本產品的條例。【資料來源:亞洲日報、新華網、海外網、環球網、每日經濟新聞、國際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