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不解之謎 » 秦始皇地宮「水銀之謎」


2019-11-28 13:16 快刀斬亂麻
秦始皇地宮「水銀之謎」

早在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前前後後建了39年,要不是秦末農民起義,秦二世被迫才草草收工。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有較詳細的描述,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在很多古代帝王墳墓之中,秦始皇陵可謂是猶抱琵琶的佳人,讓很多考古學家支付了很多的心血。陵墓選在驪山腳下,因為這裡是秦的都城。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隆冬臘月的時節里,居然在皇陵上還有一顆石榴樹凜然成長,而正是這顆石榴樹讓考古學家斷定了地宮進口的方位。由於地宮填埋和進口空氣的影響,使得石榴樹下的土壤結構和水分產生了改變,然後使其能在隆冬成長。說到這兒,我們在感嘆秦始皇陵宏偉的一起,不得不感謝這顆石榴樹,正式由於它的發現才讓秦始皇陵的進口無所遁形,也讓皇陵的真面目可以提前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為了探尋秦始皇陵的真實方位,自從新中國建立之後,考古界已經組織了許屢次的發掘,可是每次發現甚少。直到2006年,考古隊使用先進的遙感勘探技能,總算斷定了秦始皇陵的真實方位,而且使用電腦技能將其重現。依據電腦模仿的成果來看,秦陵地宮長寬大約各有145米,出現矩形狀,而且通過千年的白雲蒼狗,完全沒有一絲破壞的姿態,這讓一切的考古學家驚嘆不已。


《史記》中曾寫過地宮之中藏有大量水銀,科學的勘測結果表明,地宮中不僅有水銀,而且水銀的藏量非常龐大。有人推測,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噸甚至上百噸。那麼秦始皇藏那麼大的水銀有何用途呢?大量的水銀又來自何處呢?

眾所周知,水銀是有消毒和防腐的作用,但是在先秦時代科學技術還沒有這樣的認識,那時候的水銀運用最廣泛的也不過是給寫金屬鍍金鍍銀來解決黃金不足和困難。那麼可以推測可能是在當時為了顯示財富地位的相爭。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雖然之前其他貴族墓中也有存在水銀,但是秦始皇的陵墓中存在的巨大水銀量,讓人匪夷所思。

《史記》記載,秦始皇20多歲時迷上了「長生藥」和「真人術」。為了達到修仙的目的,在煉丹方士盧生等人的鼓動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宮搬進咸陽地宮,足不出戶呆在裡面,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就在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另一段歷史記載同樣也令人感到反常,說:清早年喪夫,終生守寡沒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為「貞婦」,並命人在當地修建了一座「懷清台」來加以表彰。


清作為一名女子,竟受到秦始皇如此尊重,還為其建「懷清台」,對一名「女商人」如此器重,大加讚賞,難道僅僅是感動於她的「貞潔」?

直到專家們找到這位奇女子,才開始明白: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縣就是如今的重慶東南地區,幾年前,考古人員在重慶市長壽區江南鎮龍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於年代久遠,墓穴的地上建築已經面目全非。但正是這個發現,讓謎底的揭曉更近了一步。

巫山是上古神話中的神山、靈山,是中國巫文化的發祥地,更重要的是還是「不死之藥」的主要產地,而在當時丹砂與水銀就是「不死之藥」的代名詞。事實上,巴蜀巫師早就了解丹砂的這種特性,於是在長江流域擁有了無可爭議的神秘力量,開始了尋求「長生不老」的煉丹之路。


在進行巫術意識過程當中,有一個天和人之間交流的過程,而這個交流的過程不能像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體徵,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細末甚至服用輕微的水銀,它可以導致身體僵硬,全身發抖,這是巫術儀式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層面。

清就是當時巫族內部最具權威的巫師,可以把「軍權」「神權」「財政」貫穿在一起的奇人。此人在秦始皇看來就是最具專業的「神女」。於此同時秦始皇可以為其提供保障和條件支持,而清可以為其提供」長生不老「技術。


清在巴蜀的制丹砂和水銀的產業,源源不斷的為秦始皇地宮輸送產料,於此同時這個迷也就慢慢的揭開來。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